
二十八星宿
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
西方:奎、婁、胃、昂、畢、觜、參。
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
北方:斗、牛、女、虛、危、室、壁。
因二十八宿不能同時出現,各有出沒升降,古人便再分成四象,即「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黃土」。 由中壇元帥李哪吒統領二十八宿。東漢光武帝中興漢室、凡功臣二十八人,繪圖像於雲臺,以呼應二十八宿之功。廟中再 以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祀之。
北側太陰星君
賈復(氏土貉) 萬修(張月鹿)
陳俊(畢月烏) 吳漢(亢金龍)
傅俊(嘴火猴) 馬武(奎木猿)
邳仝(翼火蛇) 烏成(胃土雉)
杜茂(參水猿) 王霸(鬼金羊)
劉遵(軫水蚓) 李忠(星日馬)
王良(昂日雞) 劉程(婁金狗) |
南側太陽星君
任光(柳士獐)冠恂(心月狐)
姚期(井木犴)朱裕(斗木獬)
岑彭(尾水虎)臧宮(壁水狳)
耿弇(房日兔)鄧禹(角木蛟)
馮異(萁木豹)耿純(室火豬)
堅譚(危月燕)蓋延(虛日鼠)
祭尊(牛金牛) 井丹(女士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