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佑濟昭靈】
|
 |
【護國庇民】
|
 |
【誠求立應】
|
 |
【慈光普照】
|
 |
【功參天一】
|
 |
【慈芘兵戎】
|
 |
【慈芘兵戎】
|
 |
【與天同功】
|
 |
【德蔭桑梓】
|
 |
【護國佑民】
|
1.佑濟昭靈:
乾隆五十一年,發生台中大里林爽文抗清事件,擴及全省。清廷派福安康前來征討,在海上遇強風,乃祈佑媽祖的庇護,全軍始告平安,及攻至彰化城,林爽文潰敗,福安康奏明聖上,請聖上賜匾以感謝媽祖庇祐子民之靈。乾隆帝於五十三年敕賜御筆「佑濟昭靈」匾。
2.護國庇民:
乾隆五十二年冬月眾弟子同敬立「護國庇民」。林爽文事件後,鄉民呈匾感謝媽祖保佑之恩。
3.誠求立應:
嘉慶十九年淡水同知蔣志亮敬匾「誠求立應」,嘉慶甲戌秋仲之吉。
4.慈光普照:
道光(12年)壬辰春榖旦福建閩縣南台分縣沈宏清敬叩「慈光普照」。
5.功參天一:
道光十八戊戌年冬月吉旦署台灣府淡水同知龍太淳「功參天一」。
6.慈芘兵戎:
同治元年陸月統帶淡勇防甲進攻梧棲海埔磨等咸豐二年十一月隨同丁觀察克復彰城皆叩「慈芘兵戎」。
7.德保生民:
同治元年陸月統帶淡勇防甲進攻梧棲海埔磨等咸豐二年十一月隨同丁觀察克復彰城皆叩「德保生民」同治二年吉旦鄭榮王鎮恭賀。
8.與天同功:
清光緒八年歲次壬午,光緒帝御筆賜匾「與天同功」。光緒年間,太子少保頭品頂帶兵部尚書福建巡撫一等輕車都尉岑毓英,駐台都辦大甲溪橋樑修建工程時,由福載運器材來台遇颱風,船隊受阻無法前進,得媽祖相助,平安入苗栗中港等候消息,事成,岑毓英奏請光緒帝賜匾以感謝媽祖功勞。
9.慈雲灑潤:
光緒十三年台灣南部大旱,嘉義知縣羅見祥建壇祈雨不至,乃齋戒三日,親像媽祖神像祈禱賜甘霖,四境均潤。巡府劉銘傳諮部奏請光緒帝賜匾「慈雲灑潤」。 嘉慶賜匾「海國安瀾」。 道光賜匾「安瀾利運」。
10.德蔭桑梓: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鎮瀾宮重修落成紀念行政院長俞國華先生贈「德蔭桑梓」。
11.護國佑民: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吉旦鎮瀾宮重修落成紀念省主席李登輝贈匾「護國佑民」。



